生态养殖热线和微信13277883322

科技为翼 生态为基 实践滋养新农人成长——广西钦州农业学校学子赴助农基地研学纪实

2025-11-27 09:41:35      点击:

“原来传统养殖的粪污难题,能通过微生物技术变成有机肥料;不用层层消毒就能进猪舍,竟然是中草药发酵技术在保驾护航。”结束一天的参观学习后,广西钦州农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其中一名学生在笔记本上写下这样的感悟。近日,该校115名在校学生走进广西助农生态养殖基地,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研学之旅。同学们在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中,读懂了现代生态循环养殖的“密码”,更坚定了投身乡村振兴的信念。

image.png

image.png

基地负责人蒋场长热情接待学子们。研学的第一站,是基地的核心区域——生产发酵饲料大棚,一台庞然大物率先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这是65KW超细青绿牧草秸秆粉碎发酵一体机,集粉碎、混合、发酵等功能于一体,时产可达6吨。”蒋场长的介绍刚落,机器便开始运转,玉米秸秆从进料口进入,经过粉碎、混合菌种等一系列工序后,变成了均匀的饲料原料,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同学们围在机器周围,举着手机拍摄记录,,不时发出阵阵惊叹。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蒋场长随即带领大家来到发酵储存区域,揭开了优质发酵饲料的“秘密”。“关键在菌种和管控,蒋场长说道,我们用的是专业菌种-99多功能饲料发酵剂,发酵时湿度要控制在50%-60%,温度保持在25-30℃最好,这样发酵出的饲料才会呈金黄色,带着明显的酒香味。”他拿起一把发酵好的饲料,质地柔软且散发着酸香,与大家印象中粗糙的秸秆饲料截然不同。蒋场长详细讲解了饲料配比的学问不同日龄的畜禽配比不同,既能降低30%左右的饲料成本,还能提高免疫力。”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纷纷做笔记感叹道,“原来饲料搭配里有这么多门道,比课本上的理论更直观。”

image.png

image.png

从饲料车间出来,同学们走进了现代化童鸡育雏室。与传统育雏室的嘈杂不同,这里安静整洁,自动化温控设备显示着恒定的35℃,水线精准地为雏鸡供水,LED灯按照生长节律调节光照。“这生长环境很适宜雏鸡们,饲养员工作强度降低了60%。”蒋场长介绍时,一群毛茸茸的雏鸡正欢快地啄食,长势均匀、神态活跃。同学们小心翼翼地凑上前观看,脸上洋溢着喜悦。这种精细化管理模式,让大家对养殖行业的科技含量有了全新认知。

image.png

image.png

生态养殖鸡舍的参观,更是颠覆了同学们对养鸡场的固有印象。刚走到舍门口,大家便发现这里没有传统鸡舍的恶臭,反而弥漫着淡淡的酸香味。“这是发酵床养鸡技术的功劳,垫料中的微生物能快速降解鸡粪,实现零污染排放。”蒋场长俯身拨开垫料,里面的有机质疏松肥沃。鸡群在舍内自由活动,羽毛光亮、精神抖擞。同学们围成一圈,听蒋场长讲解发酵床的制作技巧:“垫料由锯末、稻壳和菌种混合而成,厚度要15-20厘米,每两三个月翻抛一次”“发酵床的微生物是用什么菌种”“垫料湿度过高怎么办?”同学们的问题随之接连不断,蒋场长一一耐心解答,现场讨论氛围热烈。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当天最震撼的环节,莫过于低成本环保猪舍的参观。“大家不用消毒,可以直接进去。”蒋场长的话让同学们满脸惊讶。在非洲猪瘟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传统猪场往往需要经过更衣、消毒、隔离等多道程序才能进入,有的甚至要淋浴换服。带着满腹疑惑,同学们走进了猪舍,里面竟然真的没有刺鼻的氨臭味,猪群毛色光亮、体型健硕,正悠闲地采食。

“秘诀在‘内外兼修’的防控技术。”蒋场长揭开了谜底,“首先是长期饲喂发酵饲料,能调节肠道菌群,提高饲料利用率,粪便中有机物质减少60%,氨臭味自然就降下来了。”更关键的是发酵中草药菌液防控技术,他介绍说,基地采用20味中草药组成的“御瘟汤”组方,经微生物发酵后添加到饲料中,同时用菌液喷洒舍内消毒。“这种方法能提高猪群免疫力,我们这里从来没有发生过疫情,”蒋场长的话让同学们震惊不已,围着他追问发酵方法和配比,现场俨然变成了技术研讨会。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猪舍外的粪污处理区,是基地生态循环的关键一环。“传统猪场的粪污是污染源,我们这里却是‘金矿’。”蒋场长指着两个发酵池介绍,这是双池交替发酵系统,粪污经管道流入其中一个池子,满池后加入多功能粪水粪便快速除臭发酵剂,7-15天后就能转化为液态有机肥。同学们凑近池子也闻不到什么臭味,发酵过程中能大大降低粪污的氨臭味,得益于微生物技术“这种肥料不用稀释,直接抽取浇灌农作物,每立方米处理成本才1元左右。”蒋场长说,基地的农作物,全靠这些有机肥滋养,实现了“养殖-粪污-种植”的循环。

image.png

image.png

研学的最后一站,有机废水工厂化种植浮萍大棚让同学们大开眼界。三个沉淀池依次排列,猪场污水经微生物预处理后,流入种植着浮萍的水池,原本浑浊的污水经过净化,变得清澈透明。“这是从中科院引进的高蛋白和高淀粉浮萍品种,30小时就能翻倍繁殖,营养价值极高。”蒋场长介绍,浮萍既能净化污水,又能作为饲料,鱼鸭鹅可直接食用,猪鸡经简单发酵后饲喂,进一步降低了养殖成本。“小小浮萍竟然能解决废水处理和饲料来源两个难题,太神奇了!”同学们纷纷俯身观看浮萍,观察其根系结构,感受着生态循环的奇妙。表示:“这才是真正的绿色养殖,每个环节都环环相扣,没有浪费。”

image.png

image.png

很快研学活动就接近了尾声。蒋场长看着朝气蓬勃的同学们,深有感触地说:“农业的未来在年轻人,希望你们把学到的技术带出去,让生态养殖惠及更多农户。”正如带队老师说道,这次研学之旅,不仅让同学们看到了现代养殖的科技魅力,更感受到了生态农业的发展潜力。课堂教会学生理论,而实践能点燃他们的热情。这些亲身经历的感悟,会成为他们投身农业的最坚实动力。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这些带着实践智慧的新农人,正蓄势待发。

image.png

联系人:蒋荣健场长 13507889320、王纲杰副场长 19195968227、梁燕华接待办主任13978849449

【视频】广西助农大化分公司生态循环养殖示范基地简介


【视频】欢迎你亲临广西助农运用发酵床和发酵饲料的环保低成本养殖基地交流

【视频】一百多名畜牧技术服务人员到广西助农生态循环养殖基地学习交流 #广西助农 #生态循环养殖 #广西助农研学基地

【视频】广西助农承担的2024年大化县兽医社会化服务启动,多年受肯定 #兽医社会化服务 #在广西助农生态养殖基地实训

【视频】广西助农现代农牧生态循环科技研学示范基地喜迎大批学员到场进行研学,圆满成功 #生态养殖 #微生态养殖技术


 


生态新闻
关闭
关闭
加微信好友咨询
技术QQ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淘宝旺旺客服
微信公众号和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