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殖热线和微信13277883322

【视频】如今环保对养猪场严查,养猪场产生的粪水难处理,环保要求不达标?使用强效除臭活菌剂喷洒,可以快速除臭并发酵成液态有机肥

2025-07-08 15:11:17      点击:

   

“以前猪场的污水坑黑得发稠,老远就能闻到臭味,周边村民投诉不断,环保检查一来我就揪心。”回忆起半年前的情景,柳州韦老板的规模化猪场负责人仍心有余悸。如今,站在经过治理的污水塘边,清澈的水体倒映着岸边绿植,曾经弥漫的恶臭消失无踪,处理后的污水经发酵还成了周边农田抢手的液态有机肥——这一切变化,源于广西助农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养殖场生物处理技术。

image.png


 黑臭污水成“心病”,环保压力迫在眉睫

韦老板的猪场存栏生猪近万头,是柳州当地颇具规模的养殖企业。随着养殖规模扩大,粪污处理成了棘手难题:每天产生的数百立方污水混合着粪便,在露天塘里淤积成黑褐色的“死水”,不仅滋生蚊蝇,散发的硫化氢、氨气等恶臭气体更是让周边村民怨声载道。“最严重的时候,离猪场百米外都能闻到味,村民堵门投诉是常事,环保部门的整改通知也来了好几次。”韦老板坦言,传统的沉淀池处理效率低下,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根本降不下来,既达不到排放标准,又浪费了大量可利用的资源。

image.png


彼时,恰逢广西启动畜禽养殖污染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明确要求“全面排查、分类施策”,对养殖污染问题“标本兼治”。韦老板意识到,若不彻底解决污水问题,猪场可能面临关停风险。在同行推荐下,他联系上了以“粪污资源化+环保治理”为核心业务的广西助农公司。

 生物处理技术显神通,15天实现“黑臭”转“无臭液态有机肥”

广西助农公司的技术团队第一时间上门勘察,根据猪场污水量、污染物浓度等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场一策”的治理方案:核心采用“养殖场污水生物处理剂”,结合分步泼洒、动态监测的方式,实现低成本快速治污。

 

image.png


 “这技术看着简单,效果却很惊人。”韦老板的技术员回忆道。按照方案,工人先将生物处理剂激活——1包处理剂搭配1公斤红糖、20公斤温水,密封发酵24小时后,兑水泼洒到污水塘中,分第1天、第3天、第5天三次完成投放。“技术员特别强调,要选晴天泼洒,这样微生物活性更高。”

 

image.png


处理剂中的芽孢杆菌、乳酸菌等菌群开始发挥作用:它们以污水中的有机物为“食物”,快速分解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硝化细菌、光合细菌等将氮、磷转化为稳定的无机盐,避免水体富营养化;絮凝成分则让悬浮物凝聚沉淀,致病菌被微生物“吞噬”灭活。

仅10天,污水塘的黑褐色就明显变浅为褐红色,臭味减轻了大半;15天后,原本浑浊发臭的污水变成无臭味的液态有机肥。“以前站在塘边要捂鼻子,现在路过都闻不到味了,村民再没投诉过。”韦老板笑着说。

image.png


 变废为宝:从污水到液态有机肥的“华丽转身”

广西助农公司的技术团队更看重“资源化利用”。在污水除臭的同时,将原本的废水摇身一变成了富含氮、磷、钾的液态有机肥。

 “周边农户抢着要,以前拉污水去田里要花钱请人,现在他们主动来运,还能帮着清理塘底,一举两得。”韦老板算了笔账:处理1立方污水成本仅1元,远低于传统生化处理设备的运行费用;而液态有机肥替代化肥,每亩农田能节省成本近200元,猪场每年还能通过有机肥销售增收数万元。

更让韦老板满意的是,整个过程无需改造现有设施,省去了巨额设备投入。“技术员每周都来监测水质,根据变化调整方案,我们自己的工人培训后就能操作,完全不用操心。”

生态循环促转型,绿色养殖前路宽

如今,韦老板的猪场不仅彻底解决了环保难题,还形成了“养殖污水→生物处理→液态有机肥→农田种植”的生态循环链。“以前总觉得环保是负担,现在才明白,找对方法既能守住生态底线,又能创造经济效益。”

 

image.png


image.png


更多技术咨询与产品购买请联系我们专业的兽医技术员:黄永胜15278712428(微信同号)


生态养殖视频生态养殖服务现场视频生态养殖技术操作视频生态养殖效果展示视频
关闭
关闭
加微信好友咨询
技术QQ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淘宝旺旺客服
微信公众号和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