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用微生物将养殖场粪水发酵成优质液态有机肥是一种简单易行的环保处理方法#发酵液态有机肥
在我国畜牧业版图中,养猪产业既是保障肉品供应的民生支柱,也长期面临着粪污处理的 “成长烦恼”。一头育肥猪从出生到出栏,会产生约 1.2 吨粪污,一个万头猪场单日粪污排放量堪比一座小型城镇的生活污水。这些未经处理的粪污若随意排放,不仅会让周边水体沦为 “黑臭陷阱”、土壤变成 “盐分仓库”,更会成为病菌传播的 “温床”,环保投诉率常年占据养殖业纠纷的半壁江山。然而,随着 “畜禽流体粪污快速发酵剂” 等微生物技术的兴起,曾经令人头疼的猪场粪污,正完成一场从 “环境负担” 到 “优质液态有机肥” 的华丽转身,为农业循环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粪污 “裸奔” 之痛:未经处理的三大生态危机
在传统养殖模式中,不少养殖户存在 “粪污直接还田省钱省事” 的误区,却忽视了其暗藏的多重危害。这些未经处理的猪场粪污,就像一颗 “生态炸弹”,会对土壤、作物和人体健康造成连锁冲击。
土壤的 “盐分陷阱” 是首要威胁。猪粪中含有较高的氯化钠、氯化钾等盐分,长期直接施用会导致土壤盐分不断累积,破坏土壤团粒结构。原本疏松透气的土壤会逐渐板结,保水保肥能力大幅下降,农作物根系如同被 “腌在盐罐里”,吸收养分的能力显著减弱。广西某猪场曾因直接排放粪污,导致周边 20 亩菜地出现蔬菜烂根现象,土壤检测显示盐分含量超出适宜种植标准 3 倍以上。
病虫害的 “传播快车” 更令人担忧。未经处理的粪污中,潜藏着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数十种致病菌,以及蛔虫卵、球虫卵等寄生虫卵。这些病原体随粪污进入农田后,会附着在作物表面或渗入土壤深层,不仅导致农作物病虫害发病率飙升,还可能通过 “土壤 - 作物 - 人体” 的链条威胁食品安全。山东某种植户曾用未经处理的猪粪浇灌草莓,结果引发草莓灰霉病大面积爆发,损失超过 10 万元。
当粪污污染与环保政策收紧形成 “双重压力”,传统处理方式(如简易沉淀池、小型沼气池)又面临成本高、效率低的困境时,微生物发酵技术的出现,为猪场粪污处理撕开了一道 “破局窗口”。
二、发酵剂的 “魔法力量”:粪污变身的四大关键突破
“畜禽流体粪污快速发酵剂” 的核心奥秘,在于利用微生物的 “协同作战” 能力,对粪污进行无害化、资源化改造。这种由嗜酸乳酸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等多种有益菌复配而成的制剂,每克含菌量超 200 亿 cfu,能在短短几天内让粪污发生质的改变,实现 “四步净化”。
高温灭菌:斩断病害传播链 是第一步。发酵过程中,有益菌群会释放大量热量,使粪污温度升至 55-65℃,并持续 3-5 天。这种 “生物高温” 能有效杀灭粪污中 99% 以上的致病菌和寄生虫卵,彻底解决了生粪还田的病害隐患。广西助农公司的试验数据显示,经发酵处理的粪污,沙门氏菌检出率从 38% 降至 0,蛔虫卵死亡率达 100%,完全满足无害化标准。
降污减害:锁住重金属与有害物质 是关键突破。发酵剂中的复合酶制剂能分解粪污中的抗生素残留,10 天内可使四环素、氟苯尼考等常见抗生素含量降低 70% 以上;同时,有益菌会通过吸附、转化作用,将部分重金属(如铅、镉)固定在有机胶体上,阻止其被作物吸收。检测表明,发酵后的粪污中总磷含量降低 50%,重金属铅浓度控制在 0.1mg/kg 以下,远低于国家标准限值。
养分升级:让 “废料” 变 “营养剂” 展现了微生物的 “转化智慧”。粪污中的粗蛋白、粗纤维等大分子有机物,会被有益菌分解为作物易吸收的氨基酸、小分子肽和速效氮、磷、钾。对比数据显示,发酵后的液态有机肥,速效氮含量提升 40%,磷、钾利用率提高 35%,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B 族和腐殖酸。用这种肥料浇灌蔬菜,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 20%,光合作用效率显著提升。
除臭去味:告别 “臭气熏天” 则改善了养殖环境。未经处理的粪污因含大量硫化氢、氨气,臭味扩散范围可达 500 米;而发酵过程中,有益菌会将这些恶臭气体转化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江苏某万头猪场使用发酵剂后,周边空气中氨气浓度从 85ppm 降至 25ppm 以下,养殖户反馈 “夏天也能开窗通风,再也听不到村民投诉了”。
三、实操指南:从发酵到施用的 “零门槛” 流程
“畜禽流体粪污快速发酵剂” 的优势不仅在于效果显著,更在于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即使是中小规模猪场也能轻松掌握,实现 “两步发酵、科学施用”。
第一步:激活菌液 —— 低成本制备 “生物催化剂” 。准备 20 公斤清水(低温季节建议用 30-40℃温水),加入 200 克红糖(为菌种提供营养)和 1 包(1kg)发酵剂,搅拌均匀后用塑料膜密封,在常温下放置 24 小时即可激活。激活后的菌液呈浅褐色,带有淡淡的酵香,半个月内使用效果最佳。按此配方,每 20 公斤活性菌液可处理 30-100 立方粪污,折算下来处理 1 立方粪污成本仅 1 元左右,远低于传统污水处理设备的运行费用。

第二步:粪污处理 —— 按需施策的 “分类方案” 。针对不同类型的粪污,发酵剂的使用方式略有差异:对于水泡粪、自动刮粪等含水量 80% 以上的粪污,每立方只需泼洒 0.5 公斤活性菌液,简单搅拌后静置,3-5 天即可见臭味明显下降,7-10 天完成发酵;对于固液分离后的废水、沼液,每 2-3 立方泼洒 0.5 公斤菌液,发酵周期可缩短至 5-7 天。发酵完成的标志清晰可见:粪污颜色从黑褐色变为红褐色,无明显臭味,取少量浇灌菜苗 24 小时内不萎蔫,即可放心使用。


该模式无需高额设施投入。养殖户只需利用现有蓄水池或粪污池,采用 “两池交替” 模式(一池发酵、一池使用),即可实现粪污持续处理,设施成本节约 80% 以上。



结语:粪污资源化,点亮农业循环新未来
从 “臭不可闻” 的污染物,到 “供不应求” 的液态有机肥,猪场粪污的蜕变,不仅破解了养殖业的环保难题,更打通了 “养殖 - 粪污 - 种植” 的循环链条。生态环境部明确提出 “畜禽粪污全部还田猪场不需申领排污证”,为这一模式提供了政策支撑;而实践证明,每处理 1 吨猪场粪污,可替代 20 公斤化肥,减少 15 公斤碳排放,既降低了种植成本,又助力 “双碳” 目标实现。
当越来越多的猪场用上发酵剂,当越来越多的农田喝上 “粪污营养液”,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养殖环境的改善、农产品品质的提升,更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这场 “微生态革命” 正在证明:只要善用科技力量,农业废弃物就能变废为宝,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让 “绿水青山” 与 “金山银山” 实现真正的和谐共生。
购买产品与技术咨询请联系我们我专业技术员:刘工18176895589(微信同号)
广西助农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全方位支撑
广西助农公司有着丰富的解决养殖场环保的经验,专业配套产品全面(几十个)大量成功案例,能够针对你的养殖场进行“一场一策”制定解决方案,让你的养殖场用最少的设施投入达到解决环保、粪污资源化的目的,形成现代生态养殖循环。“公司+农户”我们可以做出解决环保与处理粪污示范,确定效果后再推广;协助政府部门进行示范建立与培训。并且提供上门服务(快速解决家禽养殖上的疾病、环保、肉品质等问题)。与国内300多个环保公司合作常年定制和运用我公司生产的产品,2万多个养殖场长期使用我们的环保产品。


养殖人永远都要重视环保,特别是臭味和粪水问题。养殖场臭味大被投诉查处,运用组合微生物技术最快3天看到明显效果,快速解决你养殖场的环保问题。有一定规模养殖场广西助农公司技术员提供上门服务与标本兼治长久解决方案。
- 上一篇:【视频】中小型猪场传统养猪成本高!看这家如何把饲养成本降低40%,而且猪舍氨气臭气少猪群健康#发酵饲料#低成本养猪#生态养殖 [2025-11-08]
- 下一篇:【视频】运用鸭鹅益生菌后鸭场臭味明显下降,饲料消化吸收率提高,饲料成本降低,健康状态好#生态养鸭 [2025-11-07]






